邻居家新添了个小宝贝毛毛,小家伙长得胖嘟嘟的,特别是脸,让人看到就忍不住想掐一下。可是随着小家伙慢慢长大,家里人却发愁了。毛毛刚一岁就会走路了,可是却迟迟不肯开口说话,有时哭的时候还能模糊的听到他叫妈妈,但平常任凭大人怎么教他也不开口。
家里人都非常着急,人们都说开口早的孩子聪明,自己家的毛毛一点也不笨,可怎么就是不说话呢?他们着急的带孩子去看医生,可是检查之后没有发现孩子有任何的疾病。家人准备换个医院再检查一下时,医生阻止了他们,并且告诉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医生告诉他们,要想让宝宝开口说话,就要常和宝宝聊天。一家人感觉很纳闷:一岁大的孩子,跟他聊天能有用吗?
当然有用!其实,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是远远超出父母意料的,在满月时他们就可以分辨出语气中的好坏和善恶,所以不要认为宝宝不懂而不跟宝宝说话。从宝宝出生后,就要常常跟他说话,这样可以促进宝宝听觉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育,多听才是会说的基础。
既然知道了宝宝是可以听懂说话的,那么应该跟宝宝聊什么呢?
其实跟宝宝的沟通可以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帮宝宝换尿布、喂奶、洗澡时,都可以告诉宝宝自己在做什么,把宝宝当做家庭中的一分子,让他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什么都说,就可以保证与宝宝充分沟通的问题了。
和宝宝的对话,没有什么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情都可以说。但是跟宝宝说话时,语调要温柔,要亲切、富于变化,另外面部表情要丰富,让宝宝时时刻刻感到新鲜,有利于集中他的注意力。
跟宝宝聊天时,要记得面对面。面对面的时候,父母脸上的表情变化、口型变化都会被宝宝看在眼中,对宝宝的刺激、引导作用更大,所以父母要注意增加跟宝宝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此外,在教宝宝说话的时候要父母齐上阵。爸爸和妈妈的说话方式是不同的,给宝宝的语言刺激自然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妈妈倾向于使用简单的词语,但表达方式却多样化,具有强烈的感性化和形象化爸爸的语言则相对更理性、客观和规范,跟宝宝交流时所使用的词汇更丰富,句式更完整。所以,爸爸和妈妈的语言对宝宝来说,其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这样可以使宝宝的语言发展更全面。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切记不要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宝宝刚学说话的时候,很多发音都是不准的,比如把“鞋”说成“茄”,有时候还爱使用叠音,在大人听来这种发音非常可爱,很多父母会无意识地学宝宝这种发音,这样一来宝宝会得到错误暗示,以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一旦如此,这种错误的发音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改变。宝宝现在需要了解正确的发音,爸爸妈妈要坚持正确的发音,给他正确的引导。
说话看似简单,但对宝宝来说却犹如打破坚冰一样,需要准备很长时间。宝宝说话晚无须大惊小怪,当宝宝不肯开口的时候,不要气馁,也不要急躁,坚持跟宝宝说话,玩训练说话的游戏,宝宝在某一天就会给你们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