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儿童近视误区 家长别这些错误)
近视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眼病。许多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眼保健知识,并囿于自身的认知、主观的愿望和错误的导向,会产生一些误识和偏见,并据此干预自己孩子的近视矫治。下面列举一些家长中常会产生的误识与偏见。
偏见一:尽量不戴眼镜
有的家长即使发现自己的孩子近视已有多时,仍坚持不让戴镜;由于视力越来越差,上课看不清黑板,学习成绩下降,到被迫戴镜时,验光发现近视度数已较深;按所验度数配镜,戴了又会觉得头晕;不得不分步矫正,而且不能摘,直至度数到位。这些家长尽量不让孩子戴眼镜,结果却加深了近视。
正确科学的做法是: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近视,首先必须散瞳检影,鉴别真假近视。如果是假性近视,暂不戴镜,可采用药物、理疗等方法促其康复;如果是真性近视,由于眼轴已代偿性增长,采用上述方法不能使其好转或治愈,应及早戴镜矫正,同时再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近视加深;否则不但影响学习生活,还会使近视越来越深。
根据视觉生理,二百度以内的近视,配镜后摘摘戴戴是很自由的,并无不适的感觉;超过三百度的近视,摘下眼镜后看远看近均不清,所以必须常戴,不应摘下来了。因此,及早矫正戴镜者,由于度数较浅,这时眼镜仅是工具,可以在需要时戴;而较晚矫正戴镜者,由于度数较深,眼镜成了依赖物,不能须臾离开了。
如何控制近视的加深呢?应在合理的矫正戴镜的前提下,再采取科学和有效的措施,尤其必须减轻长期看近所致的眼肌紧张和视觉疲劳,避免或减少色光的刺激,经常注意用眼卫生。
偏见二:配镜度数越低越好
有的家长嘱咐孩子,上课看见黑板上的字就不要戴镜;有的家长要求配镜度数越低越好,只要看见黑板上的字就行;有的孩子一副眼镜戴几年,家长认为孩子看得见黑板上的字就不查不换。其实,以看得见黑板上的字为标准,往往会造成矫正不足。
理论和实践已充分证实,近视以后,如果配镜时不足度矫正,看远时不清晰,会促使眼轴增长而加深近视。正确的做法是:必须对基础屈光进行完全矫正,即一般必须使矫正视力达到正常,能轻松地看清黑板上的字;并且配镜后每半年要复查一次,当度数有变化时须及时调整,并指导落实相应的保健措施,避免近视的进一步加深。
偏见三:戴眼镜眼球会变形凸出
确实,一些高度近视的人,眼前后轴比正常人长,眼球看上去有些凸出,而低度近视者一般无这种现象。我们观察高度近视的长期戴镜者,在摘下眼镜时往往有眼球变形凸出的强烈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一部分是真的,但还有一部分是错觉。因为近视眼镜是缩小镜,人们观察时认可了戴镜者的缩小镜中的眼睛像,一旦摘下眼镜,会突然觉得差别太大,眼睛变形了。高度近视者的这种状况是不可避免的。要避免戴眼镜后眼球变形凸出,只有合理矫正戴镜,并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的加深,而不是尽量少戴。偏见四:眼保健品效果看裸眼视力
近视眼是一种屈光不正,近视眼的衡量标准是屈光度,它是一个客观的指标。而裸眼视力是近视眼的一个主观指标。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低于正常,但它有一定的波动性和可变性,利用中药、理疗、生物反馈等生理、物理和心理的方法可提高视觉细胞和视觉中枢的兴奋性,但由于这种兴奋不会持久,因此,视力增进的维持时间往往不会很长。近视是否好转,衡量的标准应是屈光度是否降低,而不是裸眼视力有所提高。
据权威分析,市面上的许多眼保健产品仅对假性近视可能有一定的疗效,对真性近视来说,在戴镜矫正的基础上,有些方法仅能起到延缓近视加深的作用。
以上对一些家长常会产生的偏见进行了评析,让我们摒弃各种误识与偏见,科学地矫治儿童青少年近视,以保护下一代的视力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