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15岁到25岁时的爱和恨 人们记得最清楚?
2017-01-16 11:46:34 来源:网易亲子

好好珍爱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日子吧,多点包容、多点欢乐,那是你们以后回味的源泉。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于15岁到25岁之间的事情往往记得最清楚。 

发生在15岁到25岁时的爱和恨 人们记得最清楚?

如果你问一个人,他到目前为止所经历的人生中,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他拾取的记忆很可能是在15至25岁之间。不管是新闻也好,体育赛事也好,公众事件也好,都是如此。答案可能是某一届的奥斯卡获奖者、某一年大热的专辑或书籍,或者是一些个人的回忆。我们这些研究记忆科学的学者们把这称为“回忆高峰”(reminiscence bump)——当我们把一个人一生中的记忆画成曲线图时,在十几二十岁的阶段,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高峰”的形状。

这是在认知心理学领域里少有的几个没有争议的现象之一。我们已经放弃研究“回忆高峰”是否存在,转而思考其形成的原因。神经生物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设,他们认为,大脑在向成熟期发育期间,可能会对我们在这段时间内所接收到的信息做出特别出色的编码。

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可能是因为我们特别容易回想起第一次的经验,例如第一次接吻,第一堂驾驶课等等——而大多数的第一次都发生在那个十几二十岁的年纪。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到,回忆高峰可能是和我们的文化总把青春期定义为一个重要的时期有关,在那个时期,我们的生命中会发生很多关键的经历,这些有关青春的经历往往被广泛地分享和讨论。

而我们自己所做的研究却得出了一些不同的结论。15-25岁之所以会成为我们的回忆高峰,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会为自己建立回忆、储存信息,而这些回忆会决定在人生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也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从记忆里提取自我的结晶。我们设立了这样一个假说,接着来测试它是否正确。

对“高峰”的追求

和之前的大多数研究不同,我们并没有依靠记忆测试来做实验。对于我们的理论,记忆测试的问题在于,人们能回想起来的事情显然对他们自己来说都是重要的。你不可能期待相反的结果:人们不会回想起一个偶然事件,不会竭尽全力地回想起一些不重要的信息,他们甚至都未曾注意到那些信息。因为我们必然会关心那些塑造了我们的事件,所以我们会记得它们。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你可能会问受访者,是否能回想起一些与他们自己无关的事件或歌曲。但问题是,但凡是他们记得的事情,不可能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使他脑海里浮现出的那首歌对他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但“脑海里浮现这首歌”本身也多多少少定义了这个人。我们不想在这上面兜圈子。

我们所采用的是在记忆研究领域中的另一项经典的方法,但在这个问题上还未曾被广泛使用,那就是“识别”。我们并非让受访者们自由地回忆。我们准备了一份清单,其中记录了从1950年到2005年期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和最流行的音乐单曲,让受访者们从中挑选他们记得的部分。对于被提及的影片或音乐,我们来研究它们究竟是在发行的那一年里被记住的,还是在被访者初次接触它们的那一年里被记住的。我们很快就发现了清晰的证据,被提及的影片或音乐多是在受访者15-25岁的时期内接触到的。

我们还让受访者们从清单中挑选他们最喜欢的五项,这才是我们这项研究最具新意的部分。根据所获得的信息,我们可以绘制出受访者一生的记忆曲线图,研究那些发布于他们15至25岁期间、但并不为他们所关注的电影/音乐在这张图中的比例,以及那些他们在15-25岁期间接触过、并被选为他们最爱的电影/音乐的比例,两者是否一样高。如果那些对他们个人而言没有特别意义的电影/音乐也在图中呈现出“高峰”,那么我们就可以放弃我们的论点,说明“个人发展”并不能作为回忆高峰的解释,而应该把重点回到记忆模式上去。

我们发现,对于那些受访者们并不青睐的电影和音乐,他们即使是在15-25岁期间也不比其他时期更容易识别出它们。为了确认这一点,我们又做了第二个实验。我们询问了受访者们,他们喜欢哪些电影和音乐,而又对哪些电影和音乐“有些印象”,即使如此,我们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自我陶醉

我们的发现说明了,人们之所以在人生中的某个阶段会记得更多的事,是因为那段时期正是他们形成自我身份的时候。那些我们所经历的和自身身份无关的事情则完全被我们遗忘了。我们在这段时期内所接触的事件、信息和媒介,以及我们对这些事物的品味,定义了我们人生剩余的部分。

但这项研究并不一定意味着那些假设回忆高峰和人们的记忆力发展及文化经验相关的理论一定是不正确的。我们仍然抱有疑问,为什么一些特定的事情会对我们个人有着深刻的意义,而哪些理论有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提供答案:我们可能在文化层面上分享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值得喜欢的这样的观点;我们也可能依赖记忆的机制来获得对自我的认知。我们只能说,某件事对于我们个人的重要意义,是我们经历回忆高峰的关键。

另外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是,那些我们不喜欢、却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电影、歌曲和记忆。我们仍然需要研究,这些记忆是否也会跟随15-25岁的法则,即使它们并没有参与我们对自我的定义。但截至目前,我们至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这整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那些在我们年轻时接触的歌曲、电影、书籍和事件更有可能成为我们一生的陪伴,甚至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注:三位作者的身份分别为:Chris Moulin, 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Akira O’Connor,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心理学讲师;Clare Rathbone,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心理学高级讲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