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宝宝免疫力低下 爸妈怎么对症下药)
宝宝经常发烧、感冒、咳嗽,总是上演“小病不断”!妈妈在忧虑、担心之余,也一直在感叹宝宝的免疫力差,并且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战略——宝宝咳嗽、流鼻涕时吃感冒药,腹泻拉肚子时又迅速喂服止泻药……
专家指出,针对宝宝的各种病症及时处理是正确的,但频繁的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普通感冒易诱发肺炎、每到流感高发季节都容易生病,这是机体抵抗力下降的表现,真正的“对症下药”,则需要妈妈们从根本上提升宝宝的免疫力来入手。
亲贝网qinbei.com配图)
危机预警——宝宝3个免疫力脆弱期
新生儿期: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可以接受源于母体的抗体,相当于有了一层天生的免疫屏障,能够抵抗某些疾病发生。但宝宝在刚刚降生时,白血球功能还不健全,而且“补体”(存于血清中,能够增加抗体作用)的成分很低,根本无法配合抗体作用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需要TA自己慢慢去建立。因此,宝宝在新生儿期的抵抗力较差,特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缺乏母乳喂养的宝宝。
断奶期:断奶期及断奶后是宝宝抵抗力最弱的一段时期,6个月以后,母乳已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有些妈妈选择添加辅食,有些妈妈也开始逐渐给宝宝断奶了。之前来自于母乳的免疫供给没有了,而宝宝从母体得到的抗体,在出生6个月时也已基本消耗殆尽,没有了母乳做后盾,宝宝的免疫优势也就开始消失了。
初入幼儿园: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抗体的产生能力也逐渐增加,通常孩子在3岁以后,机体抗病能力较3岁前会有明显的提高。但初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和生活规律发生了变化,接触的人群也相应加大,对于更多更广泛的病菌,宝宝身体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免疫机制,因此这段时期的宝宝也会比较脆弱,很容易生病。
对症下药——从不同方面有针对性增强抵抗力
日常食物类
婴幼儿体表面积相比于体重比成人更高,水分蒸散流失多,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身体水分充足,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的免疫力也会随之提高。另外,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的纤维质可预防便秘,为肠道通畅提供良好的吸收环境;菌菇类含有丰富维生素B群,能有效增强身体免疫力;水果中的果糖可以帮助肠道益生菌的生长,提高肠道免疫力。
营养素类
对于提高免疫功能,维生素A功不可没,它通过两种途径增加宝宝的抗病能力。其一,维生素A能增强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使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组织器官的局部屏障功能得到保障;其二,维生素A还能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具有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激活淋巴细胞的功能等作用。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组织结构将受到损伤,发生分化不良,免疫系统识别、清除病原菌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防御病菌的能力下降,使病毒和细菌能够趁虚而入,增加感染风险,感冒、拉肚子、皮肤干燥、过敏等问题会频频发生。多项临床分析都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肺炎患儿、腹泻患儿体内维生素A往往缺乏较严重。数据显示,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发病率提高2-3倍。
因此,宝宝需每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A,才能增进宝宝免疫细胞的活力,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常规的补充方法即从出生15天起每天1粒维生素AD滴剂(伊可新),并坚持到3岁。伊可新中的维生素D也能激发免疫细胞对“入侵”细菌或病毒发动攻击,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与维生素A协同作用,为宝宝的免疫系统构建一道强大的屏障。
除了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锌和铁等营养素也与集体免疫力密切相关,而其中锌和铁的吸收、转运和利用又和维生素A的营养水平密切相关。
家庭保健类
适量地运动有助于增加人体内自然杀手细胞的总量,因此,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多运动,可一定程度上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另外,睡眠不足容易造成孩子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不佳等问题,更可能导致体内对抗病原菌与肿瘤细胞的自然杀手细胞制造不足,使免疫力、抵抗力大幅下降,增加病毒、细菌入侵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