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熊孩子”变成文明守礼的好孩子
2022-11-28 11:35:00 来源:诗词世界


一、无处不在的熊孩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碰到熊孩子的经历。转角遇见熊孩子——这是古往今来谁都无法避免的头疼问题,就连体恤百姓、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也曾在知命之年遭遇熊孩子的恶作剧,惹得老杜大声诉苦。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中,杜甫便记录下了遭熊孩子戏弄的场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杜甫在诗中写了什么呢?他说道:八月里的一场秋风,把我屋顶上的三层茅草刮走了。它们沿着江河,被吹到了对岸,一些高高地挂在了树上,另一些则飘落到了池塘和洼地里......就在这个时候,南村的一群熊孩子居然忍心欺负我这个老头儿,当着我的面儿把茅草抱走跑了,干出了如盗贼一般的事情。眼看马上就要下雨了,我急得冲着这帮孩子叫喊着:快还给我,快还给我!结果,喊了半天,口干舌燥,也没能要回来,我只好倚着拐杖独自叹息.......

如此说来,熊孩子的问题的确是一个千古难题,缺乏教养的熊孩子在古代也一样存在。然而,孩子并非生来性恶,只因他们在幼年时期缺乏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没有培养良好的行为与习惯,才渐渐变得目无尊长、顽皮赖骨、不轨不物。

二、以诗化人,以诗养德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说,《诗》可以激发人的情志,观察世间万物、人情风俗,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抒发心中的不平与怨气。不仅如此,学《诗》能让我们懂得如何侍奉父母、忠于国君,同时还可以增长见闻,知道许多鸟兽草木的名称。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同样也能运用到文学体裁的“诗”的意义中来。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因其社会功能,肩负着启蒙与教育的意义,与此同时,诗歌独有的字数和韵律特色使其成为了孩子最容易学习与记忆的文学样式。对于孩子来说,诗是最好的启蒙读物,优秀的儿童诗宛若天籁之音,长久滋润着孩子的心灵。正如吕坤在《演小儿语·序》中所云:“童时习之,可为终身体认。”

虽然,古代并未有明确的儿童诗概念,但早有许多易于孩童持诵的蒙学读物,多以韵文的形式,每三字、四字一组,像一首诗一样,通俗押韵,朗朗上口。其中,《弟子规》便是一部经典的三言韵文,对孩子的立行坐卧、着衣饮食、事亲敬长、洒扫应对等多个日常方面做出了示范,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品性与习惯。

如个人行为规范:


如长幼之道规范:


如待人处事规范:


《弟子规》篇幅不长,却几乎总括了孩子生活的全部领域,结合具体小事引导孩子端正行为,如诗一般,富有韵律、节奏明朗,既简洁又合乎传统道德的要求,孩子们从小传唱,铭记不忘。

三、简单直白的幼儿诗

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有意识地为儿童写诗的文人鲜有。但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人”的发现、“儿童”的发现,越来越多的作家关注到儿童群体,开始为孩子写诗:鲁迅、周作人、胡适、郑振铎、郭沫若、刘半农、朱自清、叶圣陶、冰心等,“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渐渐蓬勃起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我们加入到儿童队伍里去成为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给孩子写诗,须得熟知孩子的心理与思想,不应是蹲下来故作小儿的讨俏姿态,而应是发自内心,在情感上与孩子息息相通,发生共振。不仅如此,给孩子的诗,还应注意到不同生长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语言和认知发展。其中,幼儿诗更应以简单、直白的语言,生动、具体的形象,短小、精炼的篇幅呈现出来,从小为孩子树立优良的品行与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向上成长。

今天,小编搜集和梳理了一些优秀的幼儿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与他人方面

《我和小丽》

我借一只蜡笔,

用完还给小丽。

我说:“谢谢你!”

她说:“别客气!”

在操场上跑跑,

我踩了小丽脚。

我说:“对不起!”

她说:“没关系!”

——王代红,《幼儿歌谣400首》,1984

《采蘑菇》

鲜蘑菇,

采回家,

香的给妈妈,

大的给爸爸,

小的自己吃,

全家笑哈哈。

——佚名,《娃娃画报》,1981

《小板凳》

小板凳,

真听话,

和我一起等妈妈。

妈妈下班回来了,

我请妈妈快坐下。

——再耕,《365夜儿歌》,1983

人与社会方面

《红绿灯》

哥哥走,

我也走,

我和哥哥手拉手;

手拉手,

慢慢走,

一走走到马路口,

看见红灯停一停,

看见绿灯开步走。

——皮作玖,《儿歌三百首》,1983

《有礼的鱼儿》

玻璃水匣中,

小小鱼儿游。

看它们——

向左又向右,

会沉又会浮,

大家很有礼,

不碰也不扭。

——含真,《小朋友》,1935

《雾》

清早发大雾,

白烟层层迷大路;

前面景物不清楚,

到校方向也模糊。

朋友请漫步!

不要跑来撞痛我。

——佚名

人与自然方面

《保护栽的树》

割草留树,

房子有得住。

砍树如草,

板凳无处找。

——陶行知,1931

《各有各的美丽》

春风起,

树木穿青衣;

秋风起,

树木穿红衣。

青衣,红衣,

各有各的美丽!

——景秋

《她想》

谁给我穿美丽的衣?

谁给我吃雪白的米?

若不是农夫们——

种出棉麻和谷米,

我怎能有食有衣!

——君素

诗是听觉的文字,是孩子从小亲近的文学体裁。在诗的情韵中播撒美德的种子,那些优秀的作品将会留存在他们记忆深处,深深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四、正邦说幼儿德育作品征集活动

儿童诗是“闪光的语言的珍珠”,而幼儿诗则“能在更深的一个层次上,以诗的感情、诗的形象、诗的意境、诗的语言来启迪孩子的心智,开阔他们情感的领域,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诗的启发与引导,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诗人能加入为孩子写诗的阵列,一起为孩子健康成长献一份力。

由深圳市正邦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合作举办的“正邦说”幼儿德育作品征集活动,为广大优秀的创作者提供创作平台,面向全社会为0-6岁幼儿征集优秀的诗词、歌谣、绘本、动画片、游戏、明德精言六类作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权威人士参与评审交流活动,并对各类优秀作品予以创作资助与传播支持。

获评“年度杰出作品”的创作者,将获得“正邦助创金”人民币50万元+“明德传播费”人民币50万元,共计100万元人民币。

获评“年度佳作提名”的创作者,将获得“正邦助创金”人民币10万元。

作品要求:

1. 创作对象:专为0-6岁幼儿创作,作品可侧重针对0-3岁或4-6岁幼儿。

2. 主题、内容要求:

(1)德育主题:应与“幼儿德育”直接相关,能引导0-6岁幼儿理解并养成美好品德与行为,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建议重点围绕以下方面进行创作:

● 人与他人方面:懂感恩、讲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关爱弱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等。

●人与社会方面:遵守公共秩序、遵守餐桌礼仪、不插队、不破坏公物、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随便动别人的东西等。

●人与自然方面:节约用水、珍惜粮食、保护动物、爱护草木等。

(2)幼儿内容:应选取0-6岁幼儿易于理解的内容,并配以清晰的叙事、直观的呈现,毋需成人讲解,幼儿也可顺利接受作品中的德育指引。

-READ MORE-

正式启动丨“正邦说”幼儿德育作品征集交流活动

报名“正邦说”,看这篇就够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