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几个误区 爱从尊重和理解开始
2016-12-30 11:00:08 来源:网易亲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可能适得其反,误了孩子的一生。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小心不要用错了方式!

undefined

误区一、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 忽略孩子的意愿

孩子想吃橘子,父母却认为苹果更有营养,强制让孩子吃苹果。父母喜欢钢琴,便为孩子去报钢琴班,却不问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很多父母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在这些父母的眼里,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属于自己的,替孩子做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实上,孩子并非是父母的附属品,他和父母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需要被尊重。

正确方法:

父母要允许孩子有适合他年龄段的看似简单的想法存在,给孩子一些由他自主处理的事情,接受孩子对成人的合理建议。与孩子和睦相处,平等生活,遇到事情共同探讨,共同商量,让孩子在平等的气氛中长大。这样,会使孩子觉得你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维护的孩子会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从小把他当独立人看,给他必要的尊重和选择的余地,成年之后,他才会拥有自信和独立的精神。

误区二、不理解孩子突然的“占有欲” 一味的责备

幼儿经常把“我”“我的”这两个字眼挂在嘴边。有时,孩子会突然从你手里抢走小勺子或某件玩具并大声宣布“这是我的”,会因为邻居家的孩子玩“我的”玩具就大哭大闹。有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因而责备孩子自私、不懂得分享。其实,这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完成了第一个飞跃。

正确方法:

在这个阶段。家长们要了解这是孩子们心理发展的必然经历和奥秘,要以欣喜的心情来看待孩子的不再乖乖听话和“自私”,而不是徒增些许烦恼。尊重孩子在这阶段的心理需求,信赖他的感觉,才能帮助他们成为懂得分享的人。父母要合理地保护孩子的“占有欲”,帮助他们健全对自我的正确认知,然后在教导他们学会分享。

误区三、缺乏沟通和交流 拒绝孩子合理的要求

孩子晚饭时食量变小,你却执意让她把饭吃完,却不知道她在饭前吃了小点心。孩子想看一会电视,你却讲各种条件,孩子赌气回屋也不去完成。时间久了家长会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成了不听话的孩子。如果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只一味地拒绝孩子,不给孩子回旋的余地,孩子就觉得失了“面子”,而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并孤注一掷,拒不执行大人的“命令”。归其原因,是交流的缺失使双方不能很好的相互理解。

正确方法:

感情是培养出来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应该重质而不在于量,多和孩子聊聊天,给孩子讲讲你这一天的喜怒哀乐,而他也会把一天里遇到的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说给你听。和孩子分享你的一切,你会发现,孩子很容易就能走进你的世界,而你也会感动于孩子给予你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拥抱、每一句安慰。这样,在遇到事情时,孩子就会主动把自己的原因、想法表达出来,不会用行动去无声地反抗。

误区四、过度的保护孩子 抹杀了孩子的独立性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怕孩子做了错的选择而伤害了自己,所以他们凡事都为孩子作了安排,今天穿什么、明天去哪上学,孩子一点冒险的想法都会被否决。这样的父母就会让孩子认为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妈妈才知道,我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只有妈妈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如果孩子的这种意识一再被强化,那么他的独立性就会被慢慢抹杀了。

正确方法: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对独生子女来说更是如此,但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呢?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基于对孩子的尊重,而不是以爱为借口的管教和束缚。父母尊重孩子,应尽可能学会和他们平等相处。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孩子不管是生理还是心智,发育都比较早,内心世界都很丰富。现在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真正尊重和理解他的知心朋友,而不是事事给予他指导、管教并包办一切的家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要放下家长的架子,成为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知心朋友。 

误区五、对孩子没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过早给孩子贴上标签

在生活中,有些父母教育孩子太过心急,用大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当孩子达不到成人的标准时,就会认为孩子什么都做不好,怎么说、怎么教都不行,对待孩子就会越加的急迫。如果父母不体谅孩子,一看孩子做得不好,不能令人满意,就立刻替代孩子做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行,渐渐地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正确方法:

其实,孩子每一天都在发展变化,现在“不会”不代表明天也“不会”。因此,父母要多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了解孩子的能力,要有足够的耐心,充分体谅孩子,用诚恳的态度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需求和能力,对孩子的独立性发展、社会交往发展等都有个清楚的认识,多用鼓励去代替责骂,多用耐心的帮助引导去代替无用的忧心烦躁,孩子会发展的更好。

误区六、以武力镇压孩子 惩罚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

孩子总是会调皮闯祸的,许多父母一旦孩子犯了错误就用武力去“教育”孩子,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越来越难管,越来越不听话。错误的惩罚常常无法持久有效地解决问题,一种惩罚措施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失去效用,这个时候父母不会去思考这种方法是不是错了,反而去增加惩罚力度。而孩子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和伤心之后,逐渐过渡到无动于衷,最后用隔离亲情的麻木状态进行“自我保护”。

正确方法:

在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要看准时机,等双方都冷静下来的时候,再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并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因为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管孩子是为了纠正他的不良行为,而不是让他痛苦或者难过,应该换种方式来“惩罚”孩子,纠正他的坏毛病。

爱是尊重和理解

父母在关爱孩子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给他们最重要的尊重和理解,平等的看待孩子,记得他们也是“小大人”,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有些时候父母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没有压迫与束缚,你会发现和孩子交流其实很容易。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